清漆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清漆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是什么有着怎么样的利弊

发布时间:2021-01-06 11:50:36 阅读: 来源:清漆厂家

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是什么?有着怎么样的利弊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提出的帝国主义特征,在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已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帝国主义的特征在每个国家的表现形式、发展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异,具体情况如下:

美国 当时是托拉斯帝国。托拉斯是美国垄断组织最普遍的形式。参加托拉斯的企业被联合为一个庞大的企业,由理事会经营管理,各个资本家变成托拉斯的股东,按照股份取得股息和红利。到20世纪初,美国各重要工业部门一般都已为一两个或几个大托拉斯所垄断,形成了各部门的所谓“大王”。如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摩根等。举世闻名的美国钢铁公司,福特、通用、克莱斯勒3家汽车公司,杜邦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大托拉斯,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当时,各大托拉斯控制各部门生产的情况是:占石油的95%,占钢铁的66%,占化学工业的81%,占金属工业的77%,占铝业的85%,占制糖业和烟草业的80%。托拉斯已成为美国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力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美国所以成为托拉斯帝国,成为资本最发达的典型国家,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分不开的。美国在历史上没有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拥有广大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美国又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既没有陈旧的固定资本的牵累,又充分利用了外国的先进技术成就、大量资金和大批移民劳动力。这些条件使美国比较顺利和充分地利用了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技术革命的成果,一开始就在最新技术基础上建立了许多规模巨大的企业,这就为美国工业生产的高度集中和垄断奠定了基础。

德国 当时是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德国是在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妥协的情况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具有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的容克地主阶级,在德国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情况,给德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

德国在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虽然经济发展较快,工业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程度也比较高,但它的垄断组织普遍采取较低级的卡特尔形式。参加卡特尔的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仍然保持经营的独立性,只是根据协定瓜分销售市场,确定商品产量,规定标准价格。1911年,德国共有550~600个卡特尔,它们广泛地分布在采煤、冶金、电气、化学、纺织、皮革、玻璃、砖瓦、陶器、食品等一系列部门。卡特尔成为德国最普遍的垄断组织形式,是与德国经济中广泛存在封建残余分不开的。容克地主和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对劳动人民进行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工人工资低,人民群众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争夺市场的斗争异常尖锐,从而推动了缔结划分市场和规定售价的卡特尔的发展。同时,封建势力的存在,封建行会传统对经济影响很大,工业中与少数大企业并存的还有大量的小企业,它们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为在生产上进行联合的托拉斯的发展造成了困难,而卡特尔最易于把为数较多而技术状况比较悬殊的企业组织在一起。

容克地主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结合,使德国帝国主义特别富于对外侵略性。在国内阶级矛盾和市场问题十分尖锐的条件下,德国地主资产阶级为了转移人民视线,同英法帝国主义争夺“阳光下的地盘”,积极地投入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英国 当时是殖民帝国主义。英国是最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和实现产业革命的国家,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它是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工厂”。但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它的经济发展相对地缓慢下来,工业生产集中的速度和程度,垄断组织的数量和对经济的统治程度,都低于美国和德国,而且垄断组织的建立也比美国和德国晚10~15年。英国垄断组织较大发展是在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虽在多数部门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垄断组织,但在纺织、煤炭、冶铁等一些旧工业部门还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这与英国经济发展缓慢,旧工业部门牵累较大有关,同时也与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有关。

但是,在资本输出和从领土上瓜分世界方面,英国却表现得非常突出。殖民地对英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从17世纪初起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已逐步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体系,以后又夺得了大量海外殖民地。到1914年,英国拥有的殖民地面积达335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积的1/4,占各帝国主义国家殖民地总和的1/2,为英国本土面积的111倍以上;拥有的殖民地人口达39350万人,为英国人口的8倍以上。在大量侵占国外领土的同时,英国又进行了大量资本输出。到1913年,英国的国外投资总额已达40亿英镑,相当于英国国民财富的1/4,占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投资的一半。英国资本的输出,一半以上是投放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英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也是产生在垄断殖民地原料生产和销售的领域。如在南非创立的大垄断公司德比尔斯采矿公司,1907年英国资本与荷兰资本共同创立的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和1909年创立的英伊石油公司。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的收入,英国成了典型的殖民帝国和食利国。

法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基本上类似英国。它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工业发展相对缓慢,集中的程度也远不如美国和德国,垄断的程度也比较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工业人口仍然少于农业人口,基本上还是个农业-工业国。而在工业中,重工业又不很发达,以时装和奢侈品为其特色的轻工业占据优势,工业中广泛地存在着大量中小企业。

法国和英国一样,也握有大量的殖民地和输出资本。1914年法国拥有1060万平方公里面积和5550万人口的殖民地。就面积来说仅次于英国和俄国,占第三位,而在人口上则仅次于英国,占第二位。1869年,法国的资本输出总额为100亿法郎,1900年增至300亿法郎,而到1913年激增到600亿法郎,大大地超过了同一时期国内投资的总额,成为仅次于英国的资本输出国。法国的国外投资多半是借贷资本即公债,而不是对工业企业的投资。法国投资的60%以上集中在欧洲国家,最多的是俄国,其次是土耳其、奥匈帝国、西班牙和比利时。大量输出借贷资本带来的巨额利息收入,加强了法国的腐朽寄生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的食利者阶层达200万人之多,连同他们的家属,竟占全国人口的1/8以上。

俄国和日本 它们当时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在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俄国和日本在基本方面是十分相似的。这两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是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进行的,因而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势力。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并采取极端残的专制主义的政权形式;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多大发展的历史条件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并都在经济上对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有着依附性。因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和日本虽然也确立了垄断资本的统治,但在国内社会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封建关系,在工业技术和其发展水平上大大低于美国和西欧,大部分设备靠进口,几乎没有机器制造业。在垄断组织上,俄国普遍采取辛迪加的形式。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商业上丧失了独立性,商品销售和原料购买完全由总办事处办理,但是在生产上仍然保留其独立性。这种只在商业上进行联合的垄断组织的大量产生,是与俄国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之间在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巨大差别相联系的,也是与封建关系的广泛存在使国内市场问题十分尖锐有关。而在日本,作为垄断组织最高形式的“财阀”,更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俄国、日本帝国主义,不仅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而且具有强烈的军事侵略性。这两个后起的经济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国内阶级矛盾和经济矛盾都异常尖锐。专制主义政权建立了庞大的军事力量,一方面在国内对人民进行军事镇压,另一方面疯狂地进行对外侵略,夺取国外市场和殖民地,借以转移人民视线,缓和国内矛盾。

垄断资本主义的最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集中与生产集中高度发展,在主要产业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产生了居支配地位的垄断组织。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单一单位企业和在此基础上的分散竞争已经成为历史。主要产业部门大都已形成寡头垄断格局。

第二,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日趋融合为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又形成金融寡头。在工业垄断资本形成的同时,银行业的竞争造成银行业日趋集中和银行垄断组织形成。银行垄断组织的形成,使银行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过去的借贷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并与工业资本日益融合在一起。这表现在:

(1)银行支配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少数大银行可以通过存放款及其他金融业务,了解工商企业的状况,监督其经营活动,并通过扩大或减少贷款来影响工商企业可支配的资本数量,决定它们的命运。

(2)促进和加速了垄断组织的形成。银行业务的扩大和长期贷款的增加使银行与工商企业的命运紧密结合。一方面,银行信用增加了大资本的实力,在竞争中自发地推动了资本、生产集中和垄断组织的形成;另一方面,为了自身的利益,银行也开始有意识地促进有信贷关系的企业之间达成协定,形成垄断组织。

(3)银行成了交易所。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银行成为股票与债券买卖的场所,并代理工商企业发行有价证券,使一切工商企业的创办与扩大都要通过银行。这使得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之间日益相互渗透并且在人事上实行联合,其结果是形成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少数既控制银行又控制工业的最大的垄断资本家,即所谓金融寡头。金融寡头充分利用股份公司制度提供的参股、控股办法,从上到下、逐步放大,对众多企业进行控制,支配更多的企业,形成庞大的资本主义企业集团。这种控制办法被称之为“参与制”。

第三,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资本输出就已经存在,但不占重要地位。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由于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利润率较高的部门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而资本的本性又必然使其对利润率较低的生产部门不屑一顾,从而产生大量的过剩资本。落后国家资本有机构成低,劳动力价格低廉,则为资本输出提供了对象和场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特征十分明显。资本输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借贷资本输出,二是直接资本输出。不论哪种形式,在促进和推动落后国家经济的某种程度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垄断资本对落后国家人民的控制和剥削,并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片面发展,民族经济衰败,增强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第四,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随着各国资本输出的增加,垄断资本在国际上的势力不断扩大。各国最大垄断组织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各国垄断组织为了获取垄断利润,一方面利用国家政权,建立关税壁垒,限制国外商品输入,以维护垄断价格;另一方面,又通过绕过关税壁垒及倾销等政策,与外国资本展开较量。这种较量的结果往往给各国垄断组织带来巨大损失。为了避免在国际竞争中两败俱伤,各国垄断组织寻求暂时的妥协,组成国际垄断同盟。国际垄断同盟是不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垄断组织,为保证获得垄断利润,从经济上分割世界而建立的一种暂时的国际经济协定或联合。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有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国际托拉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国际卡特尔。参加国际卡特尔的各国垄断组织,主要在流通领域,通过缔结价格和销售协定,来共同瓜分世界市场。到1914年缔结的正式国际卡特尔已有116个,其中著名的有国际电气卡特尔、国际铝卡特尔和国际钢轨卡特尔等。

第五,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进入垄断阶段以后,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瓜分殖民地、建立殖民体系的肮脏交易。由于落后的殖民地可以作为垄断资本的廉价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并为过剩资本提供有利的投资场所,随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卷入了争夺殖民地、掠夺殖民地的狂潮。从1876年到1914年,列强共掠夺了近2500万平方公里领土,使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2/3沦为殖民地,占世界总人口56%的人群被迫接受殖民统治。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列强之间进行激烈斗争,并最终酿成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国内好的肿瘤医院排名

全国十大肺癌医院排名

NK生物细胞免疫治疗价格

nk细胞免疫疗法